您现在的位置:金东方首页 > 作品集 > 申请策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申请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6-03-30    文章来源: 金东方留学    点击:2393次

分享人介绍:MIT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设计系硕士马学长。马学长,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对于大体量的设计越来越感兴趣,并且自学了各类建模软件。毕业后他在设计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感觉到发展的瓶颈,随即潜心研究作品集及各项准备工作,最后被MIT录取,并获得丰厚奖学金。

  分享人介绍:MIT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设计系硕士马学长。马学长,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对于大体量的设计越来越感兴趣,并且自学了各类建模软件。毕业后他在设计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感觉到发展的瓶颈,随即潜心研究作品集及各项准备工作,最后被MIT录取,并获得丰厚奖学金。

  提到美国名校,相信很多小伙伴脑袋里首先冒出来的不外乎这2只:Harvard & MIT。作为人民群众心目喜闻乐见中的“超级名校”,估计这一对好邻居垄断了不少留学党的Dream School吧?你有没有好奇:成功申请到“超级名校”是怎样一种体验?这一切又离你多远呢?想申请美国的建筑学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金东方留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申请经验分享。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申请经验分享:为何申请?

  在决定申请的时候,要想清楚一些问题

  1、性价比,这个要根据个人家庭情况看,如果是转专业的话,大部分都是去美国,这个2年或者3年读下来,如果没有全奖的话,怎么也要RMB 20W左右,而建筑行业在美国又不是高薪行业,ivy系列的学校毕业工资也不是太高。所以我周围大多数要么是家里条件真的很不错,不在乎这点钱,要么是对建筑真的很热爱。所以,对转专业的同学来讲,这个无论从专业上还是经济上,代价都是很大的。自己要想好,如果是哥大,这种没有奖学金又在纽约的,M.Arch 3年读下来,RMB 150W左右吧。

  2、以后的规划。除了个别会选择PHD,大多数master面临两个问题:回国或者留美。立即回国的话,面临的选择和国内毕业生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去事务所或者设计院从略底层做起,尤其是如果美国大学也不是特别的好的话。在美国工作几年湖区,有肯尼个相对能从高级别的职位做起或者自己创业开事务所。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毕竟出来一次不容易,没看过这边的行业工作室怎样的,就读个书其实不太值得。但在美国工作很累,有些事务所熬夜熬到死,所以如果不是对建筑有真爱,真的要慎重。而且建筑是个职业阶梯比较缓的行业,上升比较慢,所以要准备好一辈子的奋斗。但是,确实能带给你很多新东西,大多数人还是能一直喜欢这个学科的。但要准备好吃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申请经验分享:申请准备

  在正式申请之前,要准备几件事情:搞定家里,搞定学校,搞定自己

  1、家庭问题,主要就是父母是否支持,是否有足够经济能力,别自己出国要榨干父母,这种还是建议工作一段时间自己攒些钱。这边的中国人平均年龄最小,特别着急,外国人都工作一段时间才回来读研究生。

  2、学校主要是本科学校,针对的是那些老师想让直接转硕士或者博士的同学,还有GPA不能太低。起码3.0+,不然申请ivy系列可能会有风险,但也要看作品集质量。

  3、对于自己,就是心理准备,还有就是谈恋爱的同学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人生是有优先级的,出国游可能要放弃很多,这个个人情况大家都不同,你们要自己解决。

  这三个问题都搞定了,仍然确定想出国,那就是真的想出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申请经验分享:申请流程

  1、申请的时间跨度:

  这个要因人而异,英语水平和作品水平都不好说,英语我建议是能快速搞定就快速搞定,这个还是可以突击的,并且有技巧,GRE对设计类不是很重要,有个分数就行。TOEFL要上100,大部分学校就够了。所以尽快把英语搞定,无后顾之忧地准备作品集和文书,这样是最好的,不然心里总悬个事情,后期会很焦躁。

  2、作品集:

  因为设计类大多数同学没什么Paper或者学术能力,在加上转专业的话对这些更没什么经历,所以作品集时学校认识你的最直接途径。建筑专业的同学,按国内大多数学制,大四下开始弄这个事情,由于低年级时候的设计能力和相关技术都不太给力,所以基本上放低年级的设计,都是要重做的。

  内容组成大概就是本科内的课程设计的部分深化,模型的重制作,图的重制作。没错,就是都要重做。如果参加过竞赛的话,可以放竞赛作品,得奖了最好,不得无妨。竞赛的图,概念性会比较好,但深度上也没课程设计高,所以要平衡一下。

  另外就是如果有人有自己独立做的东西,也可以放。如小装置,小研究,看你的兴趣点在哪里。

  我了解有很多山建大的同学,以前有个学长,就是自己做了很多东西,现在在UCLA就读。还有现在我的同学,美本的,她作品集里有一套图,就是她去过的地方的拍照的建筑立面,作为图的一半,另一半是自己手绘衔接上去的,二者拼在一起,做了一个系列。类似这种,能看出个人兴趣和特点的东西。

  转专业得要看本来专业是什么,如果是设计类相关的,比如机械设计,飞行器设计等等,有些可以用,也能看出你在原来专业的水平和深度。作为非建筑类学生,要用建筑类的作品集要求自己,不然肯定很水。但不相关也不用担心,毕竟专业对人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会有塑造作用,你看问题的角度很方法同建筑专业的同学不一样,所以作品集就是表达你个人的途径。其实申请是个双向过程,你选学校,学校也在选和他们气场相合的学生。

  所以,作品集里面的东西要能体现你个人特质,不然上了学也会学的很痛苦,有些不喜欢digital的东西放一堆digital和参数化的设计,上了学一直不喜欢也很无奈啊。转专业的同学,还是要学一下PS、ID和AI。毕竟是专业软件,早晚要学。

  建模和渲染看情况,特别是渲染,我当初就基本没放渲染图,如果是手工模型和手绘为主,模型和手绘图就要做得比较好。

  如果是走digital方向,physical模型不多的话,电脑建模和一些diagram就要做得好一些。

  Gter上每年都有申请成功同学的作品集,国外就是issuu这个网站比较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来看看世界上的同学们都在做啥。

  作品集作品的安排,我个人认为有大概三个级别:

  最好的一种,就是整个作品集都在表达一个概念,不管是图面还是作品内容,讲一个大故事。

  次一级的,就是每个作品独立成故事。每个作品有自己表达的主题,一个作品集至少有2-3个比较强的项目。其他再次一些,大多数建筑本科生处于这个层次。

  再差一点,可能就是把做过的东西都放上去,拼RP吧。

  如果再差,建议还是不要出去了,出国读完书回来也没什么优势。

  作品的特点,要看个人,我只想强调一点,就是参数化的东西如果要放,尽量别放那种跟着教程做表皮的东西,太落后了,参数化是一种思想,不是表皮工具。提取系统变量并影响系统,MIT这方面走的比较靠前,很少用来做形式,如果真想往这个方向发展,多读读书。工具是用来做事情的,你可以选择不同工具,能实现你的想法就行。强调工具的都是二流学校。

  3、最后讲一下申请后的一些事情,一个是英语,TOEFL考到100,啥都不是,出来了听不懂的还是听不懂,我110+出来也要适应几周,这个不能松懈,另外就是把学习当做一个长期的事情去做,转专业跟别人差5年,这时候不补,什么时候补。理论也好,技术也好,等结果的时候或者结果出来的时候,别人问来问去各种八卦各种忽上忽下,不如自己淡定地看看书学学东西,申请材料交上去的一瞬间,你的申请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下个阶段的事情,不要还活在申请季的虚幻中。

  最后爆料!我所了解的学校风格:MIT学科交叉比较多,跟每个系交流很多,风格上注重fabrication和system,资源非常多;GSD是非常多元化,什么人都有,什么风格都有。普林斯顿大学,招人很少,而且很强,风格上老师对每个人的包容性都很高;耶鲁大学就是类似美国建筑传统的传承地,对建筑学的比较本质的一些问题有探讨,图非常美,而且很多传统技法都有涉及。艺术类的学校,如RISD,可能注重手工比较多,如果是技术流的学生就要想一下了。

  以上就是关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硕士申请经验分享的相关介绍,希望对留学美国的学子们有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免费咨询电话400-698-9511,金东方留学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编辑:yi

分享到:
  •  
  •  
  • 2023年至领留学名校录取榜
  • 2022年至领留学名校录取榜
名校推荐 MORE>>
申请策略 MORE>>
热门标签